教研动态 RESEARCH NEWS 实时更新,让您更快速的了解院系资讯

更新时间:2020-05-27

共建人文湾区陈跃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文化研究-共建人文湾区

建设具有科技人文特色的新文科,打造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是陈跃红和他的团队当下的事业重心,不过目前他还有一个重要的着力方向,就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文化研究,这也是他的团队参与人文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近日,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陈跃红接受了读创/深圳商报记者专访,从比较文化视野分享他对共建人文湾区的看法。


1590993252792309.jpg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陈跃红

 

读创/深圳商报: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如何从比较文化的视野去看人文湾区的建设?

陈跃红:人文湾区的建设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图,而是在湾区已有的文化基础上展开。大湾区目前的文化结构基本上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是岭南地区既有的传统文化,包括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潮汕文化、广府文化和山区的客家文化等,它们是中华文化的南方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人文湾区的地域文化基础。第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原、西北、西南、江浙沪以及东北各地域,伴随人口大流动涌入深圳、广州、珠海以及整个大湾区的中国几十个省份的地方文化,这些东西南北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包括居住选择、人群交流方式、语言习惯、生活习俗、饮食特色、娱乐爱好等,几十年来已经成为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三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传入内地的港澳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尤其是那种杂糅了东西方文化要素的港澳现代通俗文化,对于大湾区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此外,第四类就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已初见轮廓的特区新文化,这类融合了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移民社会和故乡情结的文化,正在成为湾区青年精神的初始家园。


上述四类文化构成了目前大湾区文化的基本结构,是建设人文湾区的多元综合基础。但是其中任何一类文化都不可能为新湾区文化独立奠基,建设未来的新人文湾区既不是对岭南地域文化的复制,也不是对包括中原文化在内的多元地方文化的移入,更不可能去拷贝港澳和西方文化,当然也不会是当下特区文化的简单延伸,而是基于未来大湾区文化和文明发展的需要,基于造就能够认同,扎根湾区新一代人群,从而对上述四大类文化所实施的现代转化和新生文化创造,目标在于建设既具有民族文化根性,又具有现代文化引领意识,能滋养人民在文化上扎根湾区,不断生存发展的全新时代文化。


微信图片_20200601143228.jpg


读创/深圳商报:近年您在南科大领衔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文化研究,这项研究对于人文湾区建设有何启示?

陈跃红:无论是人文湾区打造,还是当下的社会经济建设,文化都是离不开的重要基础、动力和关键要素。在进入人工智能、5G、生物工程和量子时代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重新认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理解的文化不仅仅是解决价值观、道德素养和文明品性的无用之用,他同时正在扮演着创新动力和生产力要素的重要角色。湾区在文化的空间建设和硬件设施上已经投入很多,正不断打造和完善诸如书城、音乐厅、剧院、博物馆、文化节等。


可是我们不能忘了一个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要注意解决这些空间和硬件与湾区多元一体文化人群的复杂关系。他们如何去进入这些空间,如何去享受这些设施,并且通过这些空间和设施来参与,创造和分享湾区的新文化,这显然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每年数几十万计的新时代青年来到深圳,来到湾区,他们如何在职业打拼之外,以主人的身份感走进各种湾区文化的建构,参与湾区文化建设,从内心去认同属于湾区的特色文化?并且能够自豪地,像展示家乡的美食和传统一样,向外部世界展示湾区的特色文化,这个问题似乎思考的人还不太多。既然要求要扎根湾区,那么什么样的文化能让他们在此赖以长久的生存和内心依恋?换言之,青年们什么时候能在文化层面上真正依赖大湾区了,以此为骄傲了,湾区文化的建设就算成功了大半。


微信图片_20200601143232.jpg

 

读创/深圳商报:从这个角度来讲,有哪些途径可以助力人文湾区建设呢?

陈跃红:人文湾区的建设,除了要有好的制度和政策设计,由不打折扣的运行实施,要继续展开文化空间硬件建设、文化产业建设之外,我认为,另外一个需要特别重视和需要下功夫去做的,是湾区的精神塑造、价值认同、心理完善和新区域文化的建设。要把重点放到人的素质打造的无形需求上,营造深入基层社区的文化环境,创造新文化的学习机会和交流机会,鼓励和倡导文化创新,关注不同人群,尤其是青年的心里健康,让他们有文化上的的感觉,从而使得他们怀念故乡文化的同时却同样离不开湾区文化,了解外来和港澳文化的同时也以湾区现代特色文化为自豪。假定我们说来了就是湾区人,那么就应该在湾区的特色文化建设上,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湾区人们,尤其是青年在衣食住行上有依托,在言谈举止上能够培养湾区独特的风格,在文化艺术上能别具个性,在文化心理上保有对湾区的内心只好和认同,使得所谓人文湾区在文化上真正得以体现,在心理上真正得以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切身感受,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美好的期待。如果能这样,人文湾区文化的现代之根,就可能逐步得以深植进大湾区的土壤中,一代湾区文化新人也将伴随湾区新文化而得以成长起来。

 


人物简介

陈跃红,现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中文系主任(2012-2016),北大校务委员,兼任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澳门大学讲座教授(短期),韩国国立忠南大学交换教授,台湾实践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主编,《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编委等。


文章转载自“读创文化广场”

© 2018 人文社科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51456号

Design by Unison.